常設職缺
壹、用人機構、類組代號、擔任工作、學歷及經驗條件、工作地點及錄取名額
桃園院區
TL09 6G與AI行動通信技術研發
- 學歷: 國內外研究所資訊、電信、通訊、電機、電子、應數、統計等相關科系碩士畢業。
- 工作內容:(參與以下其中1項) 1. B5G/6G通信新技術研發。
- 所需專長與工作經驗: 1. 至少具備下列任一項專長與經驗:
2. 衛星通信技術研發。
3. 行動核心網路軟體化技術研發。
4. 行動通信與AI整合技術研發。
5. 電信網管大數據分析與AI模型研發。
6. 大語言模型結合RAG框架之GenAI技術研發。
-
(1) 熟悉無線通信理論與數位信號處理技術。
-
(2) 熟悉3GPP行動通信或衛星通信相關標準技術。
-
(3) 熟悉4G/5G核心網路、TCP/IP、IP Routing相關標準技術。
-
(4) 熟悉Python,具備AI機器學習理論與技術。
-
(5) 具備大語言模型推論、提示工程(Promp Engineering)、檢索增強生成(RAG)、向量資料庫開發技術。
-
(6) 具備大數據資料分析、資料可視化開發經驗。
-
(7) 熟悉容器、Git、DevOps等基本概念與操作。
-
(8) 熟悉HTML5/CSS3/JavaScript網頁程式開發,具備C# .NET Core後端框架開發經驗
-
(1) 參加3GPP、ORAN Alliance等國際標準組織經驗。
-
(2) 具備LLM開源模型預訓練 (Pre-Train)、微調(Fine-Tuning)、應用導入開發經驗。
-
(3) ORAN基地台或MEC/5GC核網設備實際開發經驗。
-
(4) 具備公雲平臺(Azure/GCP/AWS)、AI相關證照。
-
(5) 具備Omniverse/AI數位分身3D建模技術與開發經驗。
TL12 光通訊網路技術研發
- 學歷: 國內外研究所電機、電信、光電、網路、通訊等相關科系碩士畢業。
- 工作內容: 1. 全光網路架構與技術研發。
- 所需專長與工作經驗: 1. 光纖通訊、WDM、全光網路技術。
- 具備下列經驗能力尤佳: 1. 國際通訊網路與技術相關論壇、國際學術交流、國際論文發表經驗。
2. 光傳輸網路技術研發。
3. 高速光模組測試技術研發
4. 矽光子測試技術研發
5. 量子密鑰分佈(QKD)與光通訊系統整合技術研發
6. 被動光網路技術研發
7. 參與國際標準組織工作。
2. 專業網路知識 (如:TCP/IP、IP Routing、MPLS等)。
3. 光傳輸網路傳送及設備技術、網路規劃。
4. 量子密鑰分佈(QKD)系統開發
2. CEFR英語參考指標聽力、閱讀及口說能力至少達B2高階級(如: 全民英檢中高級(含)以上或同等檢定成績)。
3. 熟悉網路管控知識(如: SNMP、Netconf、REST API、GNPy、Telemetry等)。
4. 具備高速光通訊系統與光元件研發經驗。
TL15 資通訊網路與服務管理系統研發
- 學歷: 國內外研究所資工、資科、資管、電機、電子、電信、應數、統計等相關科系碩士畢業。
- 工作內容: 1. 大型資訊系統(資通訊網路營運管理)規劃、設計與開發。
- 所需專長與工作經驗: 1. 至少具備下列任一項專長與經驗:
2. 資料庫規劃、設計與應用。
3. 電信大數據分析與應用。
-
(1) 熟悉Java後端程式開發,具RESTful API設計與開發經驗、Spring Framework/Spring Boot等應用程式框架開發經驗尤佳。
-
(2) 熟悉HTML5、CSS3、JavaScript前端程式開發,具前端框架開發經驗(如: Vue.js、React)尤佳。
-
(3) 熟悉關聯式(如: MySQL、PostgreSQL、Informix等)、非關聯式資料庫軟體。
-
(4) AI深度學習或大數據分析應用,熟悉ELK分析工具尤佳。
-
(1) 具備公雲服務(如: AWS、Azure、GCP)、Container/Kubernetes等雲原生技術研發經驗。
-
(2) 具備資訊系統可靠度工程(Reliability Engineering)技術實務經驗。
-
(3) SDN/NFV及雲原生等網路功能軟體化技術及開源專案使用經驗。
-
(4) 國際標準組織、國際資通訊技術論壇、國際學術交流參與經驗。
-
(5) 具備資通訊技術相關證照者(例: OCPJP、CCNA、公雲技術等)。
TL19 資通安全技術研發
- 學歷: 國內外研究所資工、資科、資管、電機、電子、電信等相關科系碩士畢業。
- 工作內容:從事下列資通安全核心與應用技術研發。 1. 身分識別技術。
- 所需專長與工作經驗: 1. 至少具備下列任一項專長與經驗:
2. AI資安技術。
-
(1) 具備程式語言開發經驗,如: Python、Golang、C/C++、C#、JAVA等。
-
(2) 具備Windows、MAC、UNIX-like、Android、iOS的應用程式開發經驗。
-
(1) 熟悉資訊安全、密碼學、PKI、智慧卡、區塊鏈等技術與程式開發經驗。
-
(2) 具備網路安全與流量分析相關研發經驗。
-
(3) 具備機器學習與GenAI相關技術並具備應用於資安分析與開發經驗。
-
(4) 具備資安證照(如CISSP、CEH、CHFI或同等級證照)
TL20(A) 人工智慧認知與生成技術研發
- 學歷: 國內外研究所資工、資科、資管、資應、資通、電機、電子、電信、控制、統計、數學、應數、語言學等相關科系博士畢業。
- 工作內容:(以下1~2項) 1. 大型語言模型(LLM)技術研發。
- 所需專長及相關工作經驗: 1. 熟悉Python,具備AI機器學習、模型開發、訓練、調參經驗,以及閱讀並實作論文能力。
2. 多模態基石模型技術研發。
3. 預訓練/微調資料科學研發。
4. 自然語言理解與生成技術研發。
5. 影像理解與生成技術研發。
6. 聲訊辨識與生成技術研發。
7. 可控/可信任/可解釋/負責任AI技術研發。
8. 前瞻AI研究及論文/專利發表。
2. 熟悉以下任一技術:
-
(1) LLM/多模態基石模型資料科學:預訓練、指令微調、任務微調等階段所需資料之蒐集、清理、整備及分析等實務技術。
-
(2) LLM/多模態(視覺和文本)模型開發:熟悉模型架構與原理,具備模型預訓練、微調 (PEFT、LoRA、QLoRA等)、RLHF/RLAIF、量化、建立Tokenizer、評量等相關理論與實作能力。
-
(3) GenAI模型評測與安全性:熟悉模型評測方法/原理、安全問題(幻覺、偏見、隱私、資安、可解釋性等),以及國內外因應作法與趨勢,能針對可信賴AI論文深入研究、開發與實作。
-
(4) GenAI創新應用研發:具備開發 AI Agent 能力、熟悉Prompt Engineering,熟悉開源AI應用框架(Langchain、LLamaIndex);熟悉檢索相關模型 (embedding, re-ranker, dense retriever) 訓練、微調、優化;能建置、設計與管理 AI 向量資料庫用於 RAG。
-
(5) 智慧人機互動:客服對話機器人整合LLM及RAG、開源Code LLM微調、程式碼文件生成、LLM Prompt Engineering、開源AI應用框架工具及LLM整合實務開發經驗。
-
(6) 影像理解與生成:指紋/虹膜辨識、偽造偵測、圖片生成、影片/動畫生成、多模態影像辨識/生成、影像理解等技術開發。
-
(7) 聲訊辨識與生成:多國語言辨識翻譯合成、事件音/偽造語音偵測、多模態內容浮水印、歌聲/音樂合成、情緒/風格語音合成、語音生物標記、MRCP架構。
-
(8) 前瞻性AI研究:研發因果人工智慧(Causal AI)技術、體現人工智慧(Embodied AI)、決策智慧(Decision Intelligence)、可解釋性AI、全感知AI之演算法、論文/專利發表。
TL20(B) 人工智慧認知與生成技術研發
- 學歷: 國內外研究所電機、資工、資科、人工智慧、智慧科學、大數據、電信、電子、資管、資應、資通、數理、統計等相關科系碩士畢業。
- 工作內容:(以下1~2項) 1. 大型語言模型(LLM)技術研發
- 所需專長及相關工作經驗: 1. 熟悉Python,具備AI機器學習之Pytorch開發框架、模型開發、訓練、調參經驗,閱讀並實作論文能力
2. 多模態基石模型技術研發
3. 預訓練/微調資料科學研發
4. 自然語言理解與生成技術研發
5. 影像理解與生成技術研發
6. 聲訊辨識與生成技術研發
7. 可控/可信任/可解釋/負責任AI技術研發5
8. 前瞻AI研究及論文/專利發表
2. 熟悉以下任一技術:
-
(1) LLM/多模態基石模型資料科學:預訓練、指令微調、任務微調等階段所需資料之蒐集、清理、整備及分析等實務技術。
-
(2) LLM/多模態(視覺和文本)模型開發:熟悉模型架構與原理,具備模型預訓練、微調 (PEFT、LoRA、QLoRA等)、RLHF/RLAIF、量化、建立Tokenizer、評量等相關理論與實作能力。
-
(3) GenAI模型評測與安全性:熟悉模型評測方法/原理、安全問題(幻覺、偏見、隱私、資安、可解釋性等),以及國內外因應作法與趨勢,能針對可信賴AI論文深入研究、開發與實作。
-
(4) GenAI創新應用研發:熟悉Prompt Engineering,具備基於公雲生成式AI API開發能力、可基於開源模型建立推論框架提供服務;熟悉開源AI應用框架(Langchain、LLamaIndex);熟悉檢索相關模型 (embedding, re-ranker, dense retriever) 訓練、微調、優化;能建置、設計與管理 AI 向量資料庫用於 RAG;熟悉並具備開發 AI Agent 能力。
-
(5) 智慧人機互動:客服對話機器人整合LLM及RAG、開源Code LLM微調、程式碼文件生成、LLM Prompt Engineering、開源AI應用框架工具及LLM整合實務開發經驗。
-
(6) 影像理解與生成:指紋/虹膜辨識、偽造偵測、圖片生成、影片/動畫生成、多模態影像辨識/生成、影像理解等技術開發經驗。
-
(7) 聲訊辨識與生成:多國語言辨識翻譯合成、事件音/偽造語音偵測、多模態內容浮水印、歌聲/音樂合成、情緒/風格語音合成、語音生物標記、MRCP架構。
-
(1) 資料科學家分析經驗。
-
(2) 熟悉三大公雲AI平台模型訓練有實務經驗
-
(3) 熟悉MLOps、LLMOps、容器化、微服務、K8S、CI/CD pipeline、自動化建置、Agile、GPU推論架構。
TL24 雲端技術研發
- 學歷: 國內外研究所資工、資科、電機、電信、網路、通訊、資管、計算機等相關科系碩士畢業。
- 工作內容: 1. 智慧化公/私雲雲端服務管理技術研發。
- 所需專長與工作經驗: 1. 具備Java或Python或Go等任一程式語言開發經驗。
2. 新世代雲平台、雲化資源、雲機房管理技術研發。
3. 容器管理平台與微服務架構技術研發。
2. 具備容器管理平台之開發或使用經驗。
3. 具備下列經驗或能力尤佳:
-
(1) 熟悉OpenStack及Kubernetes系統管理與應用開發經驗。
-
(2) 熟悉資料庫技術與管理經驗。
-
(3) 具備公雲服務(如:AWS、Azure、GCP)之使用或管理經驗,有公雲或雲端相關證照尤佳。
-
(4) 熟悉前端程式開發 React、Redux、HTML5與CSS3等前端技術,擁有大型網站開發經驗尤佳。
-
(5) 具備深度學習或機器學習等人工智慧演算法能力及開發經驗。
TL27 IP網路技術研發
- 學歷: 國內外研究所電機、電信、電子、光電、通訊、資科、資工、計算機等相關科系碩士畢業。
- 工作內容:需參與以下至少一項工作 1. IP網路架構、IP網路設備數位分身、電信時頻同步網路技術研發。
- 所需專長與工作經驗: 1. 至少具備下列任一項專長與經驗者:
2. 光纖到家網路設備、服務供裝、跨廠互通、AI助理及加值應用開發、障礙查測技術與品質監測系統研發。
3. 開源IMS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軟體套件入雲架構設計與功能/效能/安全性優化、虛實網路介接、及具體應用場域客製化研發。
4. 企業通訊系統暨智慧管控功能研發,運用AI技術優化企業通訊之語音對話、自動外撥、智慧管控等功能。
-
(1) IP網路(MPLS、Segment Routing、EVPN等)、乙太網路(乙太網路、TCP/IP、IPv4/IPv6、IP Routing等)、時頻同步網路(SyncE、PTP)等技術,熟悉相關網路技術標準。
-
(2) 光纖到家網路技術、規劃、查測、設備軟硬解耦與應用研發。
-
(3) 熟悉光纖通訊與光時域反射儀OTDR(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技術及應用。
-
(4) 具備資料庫、RESTful API、Web Service、與網頁開發技術,及Java、C/C++、Python等任一程式語言設計開發經驗。
-
(5) 熟悉Linux作業系統操作與Container技術,具備雲化和容器化使用經驗。
-
(6) 具備電信網路或服務使用AI工具開發或整合經驗(如:OpenAI API、Prompt Engineering、RAG、LLM模型微調訓練等)。
-
(1) 具備IP網路、網路數位分身、電信同步技術等工作實務經驗、開源軟體整合研發與測試經驗、RESTful API設計開發經驗。
-
(2) 具備CCNA/CCNP/CCIE證照或同等證照。
-
(3) 具備光纖到家網路與其通訊協議(如:OMCI)技術。
-
(4) 熟悉VoIP網路技術、IMS核心架構、SIP通信協定與註冊及呼叫服務流程,具備SIP服務應用或IP PBX開發經驗。
-
(5) AWS、Azure、GCP三大公雲服務上架經驗或跨國合作經驗。
TL35 電信材料技術研發
- 學歷: 國內外研究所化學、化工、材料、光電、電機、資工等相關科系碩士畢業。
- 工作內容: 1. 電信線路材料、光纖與光纜新技術研發。
- 所需專長與工作經驗: 1. 至少具備下列任一項專長與經驗者:
2. 電信箱體設計與器材電路韌體設計研發。
3. 地理圖資系統開發設計應用程式。
-
(1) 熟悉電信基礎設施、材料特性分析與測試。
-
(2) 熟悉光纖、光元件、光收發器特性與其測試設備。
-
(3) 孰悉地理圖資相關空間分析能力。
-
(4) 熟悉生成式AI技術應用地理圖資分析。
-
(1) 熟悉金屬箱體散熱設計經驗及散熱材料技術。
-
(2) 熟悉IDE整合開發環境、KEIL編譯、C語言、ORCAD軟體,Solidworks,ProE等繪圖工具。
-
(3) AI深度學習或大數據分析應用,熟悉ELK分析工具
TL36 網路節能技術研發
- 學歷: 國內外研究所電機、電信、網路、通訊、資訊工程、資訊管理等相關科系碩士畢業。
- 工作內容: 1. 電信網路節能架構設計及節能技術研發。
- 所需專長與工作經驗: 1. 至少具備下列任一項專長與經驗者:
2. ESG標準規範研究及應用。
-
(1) 具備專業網路知識(例如:TCP/IP、IPv4/IPv6、IP Routing、SDN/NFV等)、網路安全(例如:Firewall、DDoS等)。
-
(2) 熟悉ESG永續議題及標準規範。
-
(3) 熟悉網路節能技術(例如:設備能源管理及分析、網路架構節能設計、網路設備節能調控等)。
-
(1) 具備網路設備能源管理與分析工作實務經驗。
-
(2) 具備節能網路架構規畫設計經驗。
-
(3) 參與過ESG相關專題研究經驗。
-
(4) 具備ESG相關證照。
TL55 電信網路AIOps智慧管理技術研發
- 學歷: 國內外研究所資工、資科、資管、電機、電子、電信、應數、統計等相關科系碩士畢業。
- 工作內容: 1. 電信網管大數據分析與AI模型實作。
- 所需專長與工作經驗: 1. 具備資料分析、資料可視化與資料處理經驗。
2. 大語言模型結合RAG框架的GenAI應用程式開發。
3. 電信網路數位分身技術與應用研發。
2. 具備大語言模型推論、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檢索增強生成(RAG)、向量資料庫開發經驗。
3. 熟悉容器、Git、DevOps等基本概念與操作。
4. 熟悉Python與Java程式語言。
5. 具備下列經驗或能力尤佳:
-
(1) 具備系統導入AI經驗,如:機器學習、大語言模型或自然語言處理。
-
(2) 熟悉TensorFlow、PyTorch、Transformer、LangChain、SKlearn等框架或套件。
-
(3) 具備大語言模型Pre-train、Fine-tuning、Tokenization經驗。
-
(4) 具備公雲平臺(Azure/GCP/AWS)相關證照。
-
(5) 具備數位分身3D建模技術與應用。
TL58 AI算力與應用服務平台技術研發
- 學歷: 國內外研究所資工、資科、資管、電機、電信、網路、通訊、計算機等相關科系碩士畢業。
- 工作內容: 1. 容器管理平台與微服務架構技術研發。
- 所需專長與工作經驗: 1. 具備Java或Python或Go等任一程式語言開發經驗。
- 具備下列經驗能力尤佳: 1. 前端程式開發 React、Redux、HTML5 與 CSS3 等前端技術,擁有大型網站開發經驗尤佳。
2. AI算力與應用服務平台技術研發。
3. 公/私雲AI管理技術研發。
2. 具備容器管理平台或應用技術之開發或使用經驗。
2. 公雲服務(如:AWS、Azure、GCP)之使用或管理經驗,具備公雲或雲端相關證照尤佳。
3. 深度學習或機器學習等人工智慧演算法能力及開發經驗。
4. 公雲或地端GPU等算力服務及開發經驗。
TL62 業務支援工程師
- 學歷: 國內外大學、研究所資工、通信、電機、電子、資訊等相關科系碩士畢業。
- 工作內容:本職缺結合業務開發與技術支援職能,需具備跨領域整合能力,包含但不限於下列: 1. 收集市場資訊、進行競業分析,理解企業需求並提出商務策略建議。
- 所需專長及相關工作經驗(附佐證資料者佳) 1. 具備良好溝通能力、團隊合作精神、責任感與主動積極態度。
- 具備下列經驗能力尤佳: 1. 熟悉企業客戶ICT整合專標案作業並具備業務開發與大型專案實務經驗。
2. 拓展新興市場機會,開發潛在客戶與合作夥伴,並維繫既有客戶關係。
3. 推動創新解決方案,進行行業別銷售包裝,促成跨產品整合與POC試銷管理。
4. 協助 presale 技術提案、客戶諮詢、教育訓練與研討會支援。
5. 與技術團隊合作進行系統導入、性能優化與維運規劃。
2. 具備5年以上ICT產品推廣、行銷或企業客戶服務經驗。
3. 具備資通信ICT產品規劃設計與協同攻案經驗。
4. 熟悉AI模型、應用與產品的運作流程。
5. 具備簡報撰寫與口頭簡報能力,能清楚傳達技術與商務內容。
6. 具備 PMP、行銷企劃、客服系統或資安相關證照。 7. 具備普通汽車駕照。
2. 具技術或產品定價及鑑價經驗。
3. 熟悉雲端平台(Azure、AWS、GCP)管理與應用。
4. 熟悉 Linux 主機建置與管理。
5. 具備容器化架構(Azure App Service、AKS)建置經驗。
6. 英文聽說讀寫能力佳,TOEIC 750分以上或同等級英檢證明。
TL63 知識圖譜與生成式AI技術與應用研發
- 學歷: 國內外研究所電機、電信、電子、網路、通訊、資工、資科、資管、計算機等相關科系碩士畢業。
- 工作內容: 擔任知識圖譜與生成式AI技術與應用研發 ,研發多/跨領域智慧助理應用。
- 所需專長及相關工作經驗: 1. 至少具備下列任一項專長與經驗者:
-
(1) 具備 Python 程式開發經驗。
-
(2) 具備Swagger/JSON/RESTful API開發經驗。
-
(3) 具備AIGC開發經驗,熟悉生成式AI技術與平台框架
-
(4) 具備公雲服務(如: AWS、Azure、GCP)、Container/ Kubernetes等雲原生技術應用開發經驗。
-
(1) 熟悉知識圖譜技術與開發經驗,如圖譜建構與管理、圖分析與推論化等。
-
(2) 熟悉數據分析與資料清理經驗,能提升生成模型的訓練數據品質。
-
(3) 熟悉圖像處理或多模態技術的應用與工具開發經驗。
-
(4) 熟悉React、Webpack、Nestjs等網頁前端開發工具及Node.js開發環境,具資訊系統前/後端開發/測試能力。
-
(5) 熟悉DevOps、CI/CD等IT相關知識及研發流程。
TL65 資安/個資管理與系統維運工程師
- 學歷: 國內外資訊、資管、電機、電子等相關科系碩士畢業;若非上述相關系所,需具備相關資安、網路、系統等相關證照或經驗。
- 工作內容: 1. 資訊安全與個資保護管理。
- 所需專長及相關工作經驗(附佐證資料者佳): 1. 熟悉網際網路通信協定(TCP/IP),並具備網路與資安防護設備(如防火牆、網路交換器、IPS等)相關技術與維運管理經驗。
2. 資安查核、資安事件通報與處理。
3. 系統弱點檢測作業追蹤管理。
4. 供應商監督管理作業。
5. 推動資料治理作業管理。
6. 資訊系統維運管理
2. 熟悉資訊安全管理、伺服器管理技術。
3. 熟悉Linux/Windows作業環境管理,熟悉公雲、容器化技術管理尤佳。
4. 具備CISSP、CEH、CISM或其他資安、網路證照者尤佳。
5. 熟悉ISO27001標準,具備ISO 27001主導稽核員、安全系統開發生命週期(SSDLC)之實務經驗者尤佳。
6. 具備微軟Office等文書作業,公文撰寫、簡報製作及報告能力。
7. 工作態度主動積極、認真負責,有能力及意願學習新的IT技術及具溝通協調能力。
TL66 光設備測試工程師
- 學歷: 國內外資工、通信、電機、電子、資訊等相關科系碩士畢業。
- 工作內容: 1. 光學儀器/機械儀器(如拉力機,設備尺寸量測等)執行測試作業。
- 所需專長及相關工作經驗(附佐證資料者佳): 1. 具備光元件原理與光纖網路傳輸原理。
2. 光元件原理與光纖網路傳輸量測作業。
3. 單模及多模光纜/光纖連接器/光跳接線/光分歧器等光元件量測作業。
2. 熟悉光學儀器/光纖相關測試(如:光譜分析儀、光時域反射器、光功率計、光纖幾何特性測試儀、光纖光特性測試儀、光纖反射損失測試儀、光纖色散測試儀、光纖極化模色散測試儀等)。
3. 充分具備團隊合作精神,善於溝通協調。
4. 做事具備細心、耐心,具高度責任感。
大安院區
TL09 6G與AI行動通信技術研發
- 學歷: 國內外研究所資訊、電信、通訊、電機、電子、應數、統計等相關科系碩士畢業。
- 工作內容:(參與以下其中1項) 1. B5G/6G通信新技術研發。
- 所需專長與工作經驗: 1. 至少具備下列任一項專長與經驗:
2. 衛星通信技術研發。
3. 行動核心網路軟體化技術研發。
4. 行動通信與AI整合技術研發。
5. 電信網管大數據分析與AI模型研發。
6. 大語言模型結合RAG框架之GenAI技術研發。
-
(1) 熟悉無線通信理論與數位信號處理技術。
-
(2) 熟悉3GPP行動通信或衛星通信相關標準技術。
-
(3) 熟悉4G/5G核心網路、TCP/IP、IP Routing相關標準技術。
-
(4) 熟悉Python,具備AI機器學習理論與技術。
-
(5) 具備大語言模型推論、提示工程(Promp Engineering)、檢索增強生成(RAG)、向量資料庫開發技術。
-
(6) 具備大數據資料分析、資料可視化開發經驗。
-
(7) 熟悉容器、Git、DevOps等基本概念與操作。
-
(1) 參加3GPP、ORAN Alliance等國際標準組織經驗。
-
(2) 具備LLM開源模型預訓練 (Pre-Train)、微調(Fine-Tuning)、應用導入開發經驗。
-
(3) ORAN基地台或MEC/5GC核網設備實際開發經驗。
-
(4) 具備公雲平臺(Azure/GCP/AWS)、AI相關證照。
-
(5) 具備Omniverse/AI數位分身3D建模技術與開發經驗。
TL15 資通訊網路與服務管理系統研發
- 學歷: 國內外研究所資工、資科、資管、電機、電子、電信、應數、統計等相關科系碩士畢業。
- 工作內容: 1. 大型資訊系統(資通訊網路營運管理)規劃、設計與開發。
- 所需專長與工作經驗: 1. 至少具備下列任一項專長與經驗:
2. 資料庫規劃、設計與應用。
3. 電信大數據分析與應用。
-
(1) 熟悉Java後端程式開發,具RESTful API設計與開發經驗、Spring Framework/Spring Boot等應用程式框架開發經驗尤佳。
-
(2) 熟悉HTML5、CSS3、JavaScript前端程式開發,具前端框架開發經驗(如: Vue.js、React)尤佳。
-
(3) 熟悉關聯式(如: MySQL、PostgreSQL、Informix等)、非關聯式資料庫軟體。
-
(4) AI深度學習或大數據分析應用,熟悉ELK分析工具尤佳。
-
(1) 具備公雲服務(如: AWS、Azure、GCP)、Container/Kubernetes等雲原生技術研發經驗。
-
(2) 具備資訊系統可靠度工程(Reliability Engineering)技術實務經驗。
-
(3) SDN/NFV及雲原生等網路功能軟體化技術及開源專案使用經驗。
-
(4) 國際標準組織、國際資通訊技術論壇、國際學術交流參與經驗。
-
(5) 具備資通訊技術相關證照者(例: OCPJP、CCNA、公雲技術等)。
TL19 資通安全技術研發
- 學歷: 國內外研究所資工、資科、資管、電機、電子、電信等相關科系碩士畢業。
- 工作內容:從事下列資通安全核心與應用技術研發。 1. 身分識別技術。
- 所需專長與工作經驗: 1. 至少具備下列任一項專長與經驗:
2. AI資安技術。
-
(1) 具備程式語言開發經驗,如: Python、Golang、C/C++、C#、JAVA等。
-
(2) 具備Windows、MAC、UNIX-like、Android、iOS的應用程式開發經驗。
-
(1) 熟悉資訊安全、密碼學、PKI、智慧卡、區塊鏈等技術與程式開發經驗。
-
(2) 具備網路安全與流量分析相關研發經驗。
-
(3) 具備機器學習與GenAI相關技術並具備應用於資安分析與開發經驗。
-
(4) 具備資安證照(如CISSP、CEH、CHFI或同等級證照)
TL20(A) 人工智慧認知與生成技術研發
- 學歷: 國內外研究所資工、資科、資管、資應、資通、電機、電子、電信、控制、統計、數學、應數、語言學等相關科系博士畢業。
- 工作內容:(以下1~2項) 1. 大型語言模型(LLM)技術研發。
- 所需專長及相關工作經驗: 1. 熟悉Python,具備AI機器學習、模型開發、訓練、調參經驗,以及閱讀並實作論文能力。
2. 多模態基石模型技術研發。
3. 預訓練/微調資料科學研發。
4. 自然語言理解與生成技術研發。
5. 影像理解與生成技術研發。
6. 聲訊辨識與生成技術研發。
7. 可控/可信任/可解釋/負責任AI技術研發。
8. 前瞻AI研究及論文/專利發表。
2. 熟悉以下任一技術:
-
(1) LLM/多模態基石模型資料科學:預訓練、指令微調、任務微調等階段所需資料之蒐集、清理、整備及分析等實務技術。
-
(2) LLM/多模態(視覺和文本)模型開發:熟悉模型架構與原理,具備模型預訓練、微調 (PEFT、LoRA、QLoRA等)、RLHF/RLAIF、量化、建立Tokenizer、評量等相關理論與實作能力。
-
(3) GenAI模型評測與安全性:熟悉模型評測方法/原理、安全問題(幻覺、偏見、隱私、資安、可解釋性等),以及國內外因應作法與趨勢,能針對可信賴AI論文深入研究、開發與實作。
-
(4) GenAI創新應用研發:具備開發 AI Agent 能力、熟悉Prompt Engineering,熟悉開源AI應用框架(Langchain、LLamaIndex);熟悉檢索相關模型 (embedding, re-ranker, dense retriever) 訓練、微調、優化;能建置、設計與管理 AI 向量資料庫用於 RAG。
-
(5) 智慧人機互動:客服對話機器人整合LLM及RAG、開源Code LLM微調、程式碼文件生成、LLM Prompt Engineering、開源AI應用框架工具及LLM整合實務開發經驗。
-
(6) 影像理解與生成:指紋/虹膜辨識、偽造偵測、圖片生成、影片/動畫生成、多模態影像辨識/生成、影像理解等技術開發。
-
(7) 聲訊辨識與生成:多國語言辨識翻譯合成、事件音/偽造語音偵測、多模態內容浮水印、歌聲/音樂合成、情緒/風格語音合成、語音生物標記、MRCP架構。
-
(8) 前瞻性AI研究:研發因果人工智慧(Causal AI)技術、體現人工智慧(Embodied AI)、決策智慧(Decision Intelligence)、可解釋性AI、全感知AI之演算法、論文/專利發表。
TL20(B) 人工智慧認知與生成技術研發
- 學歷: 國內外研究所電機、資工、資科、人工智慧、智慧科學、大數據、電信、電子、資管、資應、資通、數理、統計等相關科系碩士畢業。
- 工作內容:(以下1~2項) 1. 大型語言模型(LLM)技術研發
- 所需專長及相關工作經驗: 1. 熟悉Python,具備AI機器學習之Pytorch開發框架、模型開發、訓練、調參經驗,閱讀並實作論文能力
2. 多模態基石模型技術研發
3. 預訓練/微調資料科學研發
4. 自然語言理解與生成技術研發
5. 影像理解與生成技術研發
6. 聲訊辨識與生成技術研發
7. 可控/可信任/可解釋/負責任AI技術研發5
8. 前瞻AI研究及論文/專利發表
2. 熟悉以下任一技術:
-
(1) LLM/多模態基石模型資料科學:預訓練、指令微調、任務微調等階段所需資料之蒐集、清理、整備及分析等實務技術。
-
(2) LLM/多模態(視覺和文本)模型開發:熟悉模型架構與原理,具備模型預訓練、微調 (PEFT、LoRA、QLoRA等)、RLHF/RLAIF、量化、建立Tokenizer、評量等相關理論與實作能力。
-
(3) GenAI模型評測與安全性:熟悉模型評測方法/原理、安全問題(幻覺、偏見、隱私、資安、可解釋性等),以及國內外因應作法與趨勢,能針對可信賴AI論文深入研究、開發與實作。
-
(4) GenAI創新應用研發:熟悉Prompt Engineering,具備基於公雲生成式AI API開發能力、可基於開源模型建立推論框架提供服務;熟悉開源AI應用框架(Langchain、LLamaIndex);熟悉檢索相關模型 (embedding, re-ranker, dense retriever) 訓練、微調、優化;能建置、設計與管理 AI 向量資料庫用於 RAG;熟悉並具備開發 AI Agent 能力。
-
(5) 智慧人機互動:客服對話機器人整合LLM及RAG、開源Code LLM微調、程式碼文件生成、LLM Prompt Engineering、開源AI應用框架工具及LLM整合實務開發經驗。
-
(6) 影像理解與生成:指紋/虹膜辨識、偽造偵測、圖片生成、影片/動畫生成、多模態影像辨識/生成、影像理解等技術開發經驗。
-
(7) 聲訊辨識與生成:多國語言辨識翻譯合成、事件音/偽造語音偵測、多模態內容浮水印、歌聲/音樂合成、情緒/風格語音合成、語音生物標記、MRCP架構。
-
(1) 資料科學家分析經驗。
-
(2) 熟悉三大公雲AI平台模型訓練有實務經驗
-
(3) 熟悉MLOps、LLMOps、容器化、微服務、K8S、CI/CD pipeline、自動化建置、Agile、GPU推論架構。
TL24 雲端技術研發
- 學歷: 國內外研究所資工、資科、電機、電信、網路、通訊、資管、計算機等相關科系碩士畢業。
- 工作內容: 1. 智慧化公/私雲雲端服務管理技術研發。
- 所需專長與工作經驗: 1. 具備Java或Python或Go等任一程式語言開發經驗。
2. 新世代雲平台、雲化資源、雲機房管理技術研發。
3. 容器管理平台與微服務架構技術研發。
2. 具備容器管理平台之開發或使用經驗。
3. 具備下列經驗或能力尤佳:
-
(1) 熟悉OpenStack及Kubernetes系統管理與應用開發經驗。
-
(2) 熟悉資料庫技術與管理經驗。
-
(3) 具備公雲服務(如:AWS、Azure、GCP)之使用或管理經驗,有公雲或雲端相關證照尤佳。
-
(4) 熟悉前端程式開發 React、Redux、HTML5與CSS3等前端技術,擁有大型網站開發經驗尤佳。
-
(5) 具備深度學習或機器學習等人工智慧演算法能力及開發經驗。
TL55 電信網路AIOps智慧管理技術研發
- 學歷: 國內外研究所資工、資科、資管、電機、電子、電信、應數、統計等相關科系碩士畢業。
- 工作內容: 1. 電信網管大數據分析與AI模型實作。
- 所需專長與工作經驗: 1. 具備資料分析、資料可視化與資料處理經驗。
2. 大語言模型結合RAG框架的GenAI應用程式開發。
3. 電信網路數位分身技術與應用研發。
2. 具備大語言模型推論、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檢索增強生成(RAG)、向量資料庫開發經驗。
3. 熟悉容器、Git、DevOps等基本概念與操作。
4. 熟悉Python與Java程式語言。
5. 具備下列經驗或能力尤佳:
-
(1) 具備系統導入AI經驗,如:機器學習、大語言模型或自然語言處理。
-
(2) 熟悉TensorFlow、PyTorch、Transformer、LangChain、SKlearn等框架或套件。
-
(3) 具備大語言模型Pre-train、Fine-tuning、Tokenization經驗。
-
(4) 具備公雲平臺(Azure/GCP/AWS)相關證照。
-
(5) 具備數位分身3D建模技術與應用。
TL58 AI算力與應用服務平台技術研發
- 學歷: 國內外研究所資工、資科、資管、電機、電信、網路、通訊、計算機等相關科系碩士畢業。
- 工作內容: 1. 容器管理平台與微服務架構技術研發。
- 所需專長與工作經驗: 1. 具備Java或Python或Go等任一程式語言開發經驗。
- 具備下列經驗能力尤佳: 1. 前端程式開發 React、Redux、HTML5 與 CSS3 等前端技術,擁有大型網站開發經驗尤佳。
2. AI算力與應用服務平台技術研發。
3. 公/私雲AI管理技術研發。
2. 具備容器管理平台或應用技術之開發或使用經驗。
2. 公雲服務(如:AWS、Azure、GCP)之使用或管理經驗,具備公雲或雲端相關證照尤佳。
3. 深度學習或機器學習等人工智慧演算法能力及開發經驗。
4. 公雲或地端GPU等算力服務及開發經驗。
高雄院區
TL09 6G與AI行動通信技術研發
- 學歷: 國內外研究所資訊、電信、通訊、電機、電子、應數、統計等相關科系碩士畢業。
- 工作內容:(參與以下其中1項) 1. B5G/6G通信新技術研發。
- 所需專長與工作經驗: 1. 至少具備下列任一項專長與經驗:
2. 衛星通信技術研發。
3. 行動核心網路軟體化技術研發。
4. 行動通信與AI整合技術研發。
5. 電信網管大數據分析與AI模型研發。
6. 大語言模型結合RAG框架之GenAI技術研發。
-
(1) 熟悉無線通信理論與數位信號處理技術。
-
(2) 熟悉3GPP行動通信或衛星通信相關標準技術。
-
(3) 熟悉4G/5G核心網路、TCP/IP、IP Routing相關標準技術。
-
(4) 熟悉Python,具備AI機器學習理論與技術。
-
(5) 具備大語言模型推論、提示工程(Promp Engineering)、檢索增強生成(RAG)、向量資料庫開發技術。
-
(6) 具備大數據資料分析、資料可視化開發經驗。
-
(7) 熟悉容器、Git、DevOps等基本概念與操作。
-
(1) 參加3GPP、ORAN Alliance等國際標準組織經驗。
-
(2) 具備LLM開源模型預訓練 (Pre-Train)、微調(Fine-Tuning)、應用導入開發經驗。
-
(3) ORAN基地台或MEC/5GC核網設備實際開發經驗。
-
(4) 具備公雲平臺(Azure/GCP/AWS)、AI相關證照。
-
(5) 具備Omniverse/AI數位分身3D建模技術與開發經驗。
TL20(A) 人工智慧認知與生成技術研發
- 學歷: 國內外研究所資工、資科、資管、資應、資通、電機、電子、電信、控制、統計、數學、應數、語言學等相關科系博士畢業。
- 工作內容:(以下1~2項) 1. 大型語言模型(LLM)技術研發。
- 所需專長及相關工作經驗: 1. 熟悉Python,具備AI機器學習、模型開發、訓練、調參經驗,以及閱讀並實作論文能力。
2. 多模態基石模型技術研發。
3. 預訓練/微調資料科學研發。
4. 自然語言理解與生成技術研發。
5. 影像理解與生成技術研發。
6. 聲訊辨識與生成技術研發。
7. 可控/可信任/可解釋/負責任AI技術研發。
8. 前瞻AI研究及論文/專利發表。
2. 熟悉以下任一技術:
-
(1) LLM/多模態基石模型資料科學:預訓練、指令微調、任務微調等階段所需資料之蒐集、清理、整備及分析等實務技術。
-
(2) LLM/多模態(視覺和文本)模型開發:熟悉模型架構與原理,具備模型預訓練、微調 (PEFT、LoRA、QLoRA等)、RLHF/RLAIF、量化、建立Tokenizer、評量等相關理論與實作能力。
-
(3) GenAI模型評測與安全性:熟悉模型評測方法/原理、安全問題(幻覺、偏見、隱私、資安、可解釋性等),以及國內外因應作法與趨勢,能針對可信賴AI論文深入研究、開發與實作。
-
(4) GenAI創新應用研發:具備開發 AI Agent 能力、熟悉Prompt Engineering,熟悉開源AI應用框架(Langchain、LLamaIndex);熟悉檢索相關模型 (embedding, re-ranker, dense retriever) 訓練、微調、優化;能建置、設計與管理 AI 向量資料庫用於 RAG。
-
(5) 智慧人機互動:客服對話機器人整合LLM及RAG、開源Code LLM微調、程式碼文件生成、LLM Prompt Engineering、開源AI應用框架工具及LLM整合實務開發經驗。
-
(6) 影像理解與生成:指紋/虹膜辨識、偽造偵測、圖片生成、影片/動畫生成、多模態影像辨識/生成、影像理解等技術開發。
-
(7) 聲訊辨識與生成:多國語言辨識翻譯合成、事件音/偽造語音偵測、多模態內容浮水印、歌聲/音樂合成、情緒/風格語音合成、語音生物標記、MRCP架構。
-
(8) 前瞻性AI研究:研發因果人工智慧(Causal AI)技術、體現人工智慧(Embodied AI)、決策智慧(Decision Intelligence)、可解釋性AI、全感知AI之演算法、論文/專利發表。
TL20(B) 人工智慧認知與生成技術研發
- 學歷: 國內外研究所電機、資工、資科、人工智慧、智慧科學、大數據、電信、電子、資管、資應、資通、數理、統計等相關科系碩士畢業。
- 工作內容:(以下1~2項) 1. 大型語言模型(LLM)技術研發
- 所需專長及相關工作經驗: 1. 熟悉Python,具備AI機器學習之Pytorch開發框架、模型開發、訓練、調參經驗,閱讀並實作論文能力
2. 多模態基石模型技術研發
3. 預訓練/微調資料科學研發
4. 自然語言理解與生成技術研發
5. 影像理解與生成技術研發
6. 聲訊辨識與生成技術研發
7. 可控/可信任/可解釋/負責任AI技術研發5
8. 前瞻AI研究及論文/專利發表
2. 熟悉以下任一技術:
-
(1) LLM/多模態基石模型資料科學:預訓練、指令微調、任務微調等階段所需資料之蒐集、清理、整備及分析等實務技術。
-
(2) LLM/多模態(視覺和文本)模型開發:熟悉模型架構與原理,具備模型預訓練、微調 (PEFT、LoRA、QLoRA等)、RLHF/RLAIF、量化、建立Tokenizer、評量等相關理論與實作能力。
-
(3) GenAI模型評測與安全性:熟悉模型評測方法/原理、安全問題(幻覺、偏見、隱私、資安、可解釋性等),以及國內外因應作法與趨勢,能針對可信賴AI論文深入研究、開發與實作。
-
(4) GenAI創新應用研發:熟悉Prompt Engineering,具備基於公雲生成式AI API開發能力、可基於開源模型建立推論框架提供服務;熟悉開源AI應用框架(Langchain、LLamaIndex);熟悉檢索相關模型 (embedding, re-ranker, dense retriever) 訓練、微調、優化;能建置、設計與管理 AI 向量資料庫用於 RAG;熟悉並具備開發 AI Agent 能力。
-
(5) 智慧人機互動:客服對話機器人整合LLM及RAG、開源Code LLM微調、程式碼文件生成、LLM Prompt Engineering、開源AI應用框架工具及LLM整合實務開發經驗。
-
(6) 影像理解與生成:指紋/虹膜辨識、偽造偵測、圖片生成、影片/動畫生成、多模態影像辨識/生成、影像理解等技術開發經驗。
-
(7) 聲訊辨識與生成:多國語言辨識翻譯合成、事件音/偽造語音偵測、多模態內容浮水印、歌聲/音樂合成、情緒/風格語音合成、語音生物標記、MRCP架構。
-
(1) 資料科學家分析經驗。
-
(2) 熟悉三大公雲AI平台模型訓練有實務經驗
-
(3) 熟悉MLOps、LLMOps、容器化、微服務、K8S、CI/CD pipeline、自動化建置、Agile、GPU推論架構。
TL45 綠能節能技術研發
- 學歷: 國內外研究所工業工程、機械、電機、電子、自控、能源、資工、資管等相關科系碩士畢業。
- 工作內容:從事綠能/儲能供電整合或工業節能解決方案規劃設計與技術研發。
- 至少具備下列任一項專長: 1. 分散式能源(如綠能、儲能、燃料電池)整合控制、微電網系統監控、電力輔助服務控制等之技術與經驗。
- 具備下列經驗能力尤佳: 1. AI機器學習/深度學習、Java、JavaScript、Python…等軟體研發技術,及虛擬化、容器化或微服務研發經驗。
2. 工業領域節能技術與經驗,並熟悉製造業常用設備節能改善方法。
2. 敏捷開發與CI/CD經驗,微軟Azure、Amazon AWS…等三大公雲研發經驗及證照。
TL58 AI算力與應用服務平台技術研發
- 學歷: 國內外研究所資工、資科、資管、電機、電信、網路、通訊、計算機等相關科系碩士畢業。
- 工作內容: 1. 容器管理平台與微服務架構技術研發。
- 所需專長與工作經驗: 1. 具備Java或Python或Go等任一程式語言開發經驗。
- 具備下列經驗能力尤佳: 1. 前端程式開發 React、Redux、HTML5 與 CSS3 等前端技術,擁有大型網站開發經驗尤佳。
2. AI算力與應用服務平台技術研發。
3. 公/私雲AI管理技術研發。
2. 具備容器管理平台或應用技術之開發或使用經驗。
2. 公雲服務(如:AWS、Azure、GCP)之使用或管理經驗,具備公雲或雲端相關證照尤佳。
3. 深度學習或機器學習等人工智慧演算法能力及開發經驗。
4. 公雲或地端GPU等算力服務及開發經驗。
新竹辦公室
目前無相關職缺
註: 有關資格條件所稱工作經驗,指具全職之相關工作經驗者。
貳、一般資格條件
-
一、 國籍:具有中華民國國籍者。
二、 性別與年齡:不拘。
三、 其他:
-
(一) 學歷條件須為教育部認可之學校,且不得以同等學力報考。
(二) 畢業證書如係國外學歷須請加附中文譯本(可委由翻譯社翻譯或自行翻譯);國外學歷影本應經我國駐外單位,包括我國駐當地使、領館或派駐當地之文化、貿易、商務機構或其他經我國政府認可之機構驗證或公證人驗(認)證。目前若無我國駐外單位驗證者,請及早申請,以免損及本身權益。
參、報名期間及方式:
-
一、 報名期間自即日起至115年3月31日(星期一)下午17:00止,逾期恕不受理。
二、 報名方式:
-
(一) 一律採網路報名(https://rmis.cht.com.tw/),不受理現場與通訊報名。請選擇最適合或最有興趣的一項職缺報名,如專長經驗符合,三週內將以Email通知面試,如未符合恕不另行通知。
(二) 報名表件【凡報名履歷表登(上)載不全者視同報名未完成】
-
1. 履歷表、自傳(請上網登錄,履歷表中每欄位皆必須填寫)。
2. 各類組所需專長及工作經驗相關佐證資料(請自行掃描後上載)。
3. 相關學歷之畢業證書及全份學業成績單(請自行掃描後上載)。
4. 碩士論文、著作或研究計畫等(請自行掃描後上載)。
5. 具備類組相關全職工作經歷證明(請自行至勞保局下載勞保投保證明資料上載)。
6. 技能檢定、證照(無者免附)(請自行掃描後上載)。
7. 如具原住民身分或身心障礙者,需檢附證明文件(請自行掃描後上載)。
-
※以上資料及上載文件(證件)如有偽造、變造及其他不實情事,應考人應負法律責任,如獲錄取者亦將取消錄取資格。
肆、遴選日期及方式:
-
一、遴選日期:另以電子郵件E-mail通知。
二、遴選方式:分二階段進行,第一試為「資歷(論文)審查(含專長之需求及符合性審查)」,通過第一試審查者,再通知參加第二試「筆試(含專業測驗)及口試」。
三、如通過第一試,應試人員需配合本公司要求提供必要之相關個人證明文件(含近一、二年公司績效評核相關資料暨薪資所得證明資料),以利本公司進行後續人事查核作業。
伍、其他相關規定
-
一、 僱用待遇:面議。錄取人員依簡章所須之學歷、專長、證照及相關工作經驗等,於月薪待遇區間內予以核薪。
-
註1:本公司常態月薪達4萬元以上,視營運情況及員工績效表現另核發獎金、員工酬勞等。
三、 錄取人員分發報到後,服務未滿4年,不得請求調整服務單位。
四、 錄取人員應配合公司業務需要,接受必要之工作調度。
五、 本公司現職人員報考者,必須符合各類組應試條件規定,如經錄取,原職必須辦妥離職,除於當年度第一個工作天到職,該年度不辦理年終考核,並以新進人員分發至用人機構辦理報到,其職階及待遇重新依錄取類組核定,但需經試用程序及考核,試用成績不合格者,不予僱用;評核成績優良者,試用期滿之次日起得依規定加薪。
六、 如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確定,而未諭知緩刑或未准易科罰金者,取消錄取資格或即予終止勞動契約。
七、 體格檢查:
-
(一)錄取人員依勞工健康保護規則規定項目實施一般體格檢查,並於報到日7天前繳交合格體格檢查表乙份,逾期未繳送體格檢查表或體格檢查不合格者,取消錄取資格。
(二)本公司現職人員報考錄取者,分發報到時免繳交體格檢查表。
陸、為善盡個人資料保護與管理,本公司依據個資法規定,應告知蒐集個人資料之目的、類別及利用方式等事項,請務必詳閱本公司蒐集個資告知條款內容。
柒、其他有關招募作業相關事項,本公司用人機構另以E-mail或網路公告通知。
捌、考試聯絡事項請洽:【來電或E-mail洽詢,請註明應考人身分證號碼,以利識別。】
職缺代號 | 聯絡人 | 電話 | |
TL04~TL66 | 洪小姐 | 03-4245835 | mio@cht.com.tw |
-
~歡迎掃描QR Code加入中華電信粉絲團,收到最新職缺公告訊息~
